慧眼看世界——糖衣毒藥
2017年09月22日
如果說:「全民就業是糖衣毒藥!」又會有幾多人贊同呢?
雖然香港失業率長時間維持在偏低水平,可是大多數人的工資沒有顯著增長。這種弔詭現象在英美地區都有出現,當中除了因為經濟復甦表現未如理想外,還有科技發展和全球一體化正打擊打工仔的生存空間,壓縮了新職位的薪酬水平,不斷淘汰舊經濟的高薪職位。
當市場愈難請人時,企業老闆唯有選擇外判或以新科技來減低對勞動力的倚賴。例如最低工資影響到飲食業聘請清潔工,大型洗碗工場就會取代大部份清潔工作;當麥當勞以電腦屏幕點餐代替大量收銀員時,機械人取代廚師的日子還會遠嗎?
事實上,員工的薪金很多時會一直調升,而科技的成本卻可以快速下降;加上新科技能不眠不休工作,也沒有強積金和保險,企業投資者為了增加利潤,減輕成本開支,運用機械人和程式已是世界趨勢。
當電商不斷壓縮傳統零售服務業的生存空間時,相關的就業機會有減無增。通訊科技和物流業令企業輕鬆將大量工序遷移到更便宜的地區,人工智能亦逐步取代很多專業和後勤工作。在全球一體化下,專業精英份子容易到全球任何角落跟當地人才競爭更高的收入,「鐵飯碗」也因此減少。
所以,低失業率容易讓社會產生錯覺,墮進「溫水煮蛙」的困局。
張慧慈